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公益诉讼 > 正文
公益诉讼

【检护民生】漳县检察:打好“检护民生”组合拳

时间:2024-11-13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甘肃法治报》截图

今年以来,漳县人民检察院聚焦服务保障民生福祉,强化特殊人群权益保护,切实筑牢特殊群体法律防护网,打好“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组合拳,推动检察为民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关爱特殊群体 以保护救助温暖人心

漳县检察院聚焦环境、教育、就业、医疗等民生领域,重点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合法权益。向县法院发出支持起诉书16份,挽回拖欠农民工工资17万余元。对办案中发现的部分养老机构卫生间、楼道内未设置无障碍扶手、食品未留样等安全隐患问题,向县民政部门提出检察建议督促整改,现已全部整改到位,维护了特定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对因案致贫、因案返贫案件中涉及的未成年被害人及未成年的被害人近亲属,多次走访申请人所在村委会和申请人家庭,调查核实申请人的家庭情况和困难程度,按照法定程序向4名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4.6万元。

“益”心为民 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漳县检察院以群众利益为导向,注重督促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公共事件。办理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4件,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督促有关行政机关治理被污染土壤40余亩,清除违法堆放的各类生活垃圾800余吨,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河道1.5公里,清理被污染水域面积3.5亩,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护。摸排检查全县已建的人防工程,对发现的问题已会同兰州军事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共同推进人防工程管理维护合法规范,共同维护人防安全。针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滴水崖摩崖石刻被人为刻画、受雨水侵蚀等问题,邀请人民监督员召开听证会,向县文旅局和文物所属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文物保护职责,行政机关已全面整改完毕,文物已得到保护。

落实“三个举措” 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漳县检察院成立“一‘鹿’向阳”工作室,倾力打造未成年人保护检察文化品牌,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在新媒体平台开设“一‘鹿’向阳”未检专栏,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工作。运用“检察云课堂”平台,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同步对全县中小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深化融合履职,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依托“五必查”办案机制,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问题向相关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3份,形成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合力。做实诉源治理,实现未成年人保护治罪与治理并重。运用“穿透式”履职监督方式,深入分析案件背后存在的社会治理深层次问题,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3份,推动开展专项整治活动4次。加强类案监督,开展联合整治,推动长效治理,取得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强化普法宣传 传播检察好声音

漳县检察院“线上+线下”同频发力,不断丰富宣传载体,拓宽宣传渠道,全方位开展普法宣传工作。以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为载体开展“菜单式”普法。在接待群众来访过程中,针对群众法律需求,结合相关典型案例和法律法规,对来访群众进行耐心解答、释法说理,做好群众情绪疏导,帮助群众解决疑难问题,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以司法办案为载体开展“情景式”普法。在司法办案过程中坚持同步普法、精准普法,引导民众依法依规办事。邀请人民监督员对办案活动依法进行监督,实现在监督中办案,在办案中普法。以特定群体为载体开展“精准式”普法。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社区、企业活动,向群众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走进中小学校,向师生讲解预防校园欺凌、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等法律知识。聚焦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集资诈骗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利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等多个时间节点,赴多个乡镇和社区开展主题普法宣传活动。

关闭

智能悬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