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一鹿向阳 > 正文
一鹿向阳

检企合奏“未爱”进行曲——漳县检察院与县妇联、团县委在爱心企业设立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

时间:2024-06-17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善罪错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工作机制,帮助附条件不起诉对象回归社会、重塑人生价值,推动观护帮教工作更加规范化、专业化、集约化,漳县检察院与漳县妇女联合会、共青团漳县委员会共同会签《关于在爱心企业设立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的实施意见(试行)》。该意见对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应当具备的条件、爱心企业参与未成人帮扶教育的权利与义务等作了明确规定。同时经过充分的调研考察,严格的筛选,最终在甘肃希望工贸科技有限公司、甘肃艾康沙棘制品有限公司、甘青中惠能源集团漳县加油站等三家社会责任感强、热衷公益事业、职业危险系数低、具有充分帮教条件的爱心企业设立首批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构建起更具力量、韧劲和温度的未成年人观护帮教立体网络。

 

 

 

             

 

罪错未成年人是司法的边缘点、教育的缺失点和家庭的刺痛点。与成年人违法犯罪相比,罪错未成年人具有更强的可塑性,更容易得到矫治。为此,漳县检察院联合妇联、团县委等部门创造了一套“检察+企业+社工”的综合性观护帮教体系,通过加强“检企合作”建立观护帮教基地,为罪错未成年人搭建了一个教育矫治、就业过渡、融入社会的平台。让作出不捕、不诉、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进入企业接受学习、劳动、技能培训等精准化帮教。

观护企业根据观护对象的自身特点,将其安排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安排专人负责观护对象的日常监管,通过技能培训教授其一技之长,将对其思想和行为的矫治融入日常工作监管,通过规范的企业管理、良好的企业文化帮助其培养和树立良好的品性。检察机关采用定期实地走访与线上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实时关注观护对象在观护帮教基地的生产、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教育、心理疏导,组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开展亲职教育,全方位、多角度地护航其身心健康发展。社工等专业社会力量根据社会调查、心理评估,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为每位观护对象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灵活采用“1对1”专人个案回访追踪、定期专题团体辅导等方式,通过教育感化、关心呵护引领观护对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纠正自身不良品行。

检察、企业、社工分工协作、紧密配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观护对象思想、行为动态信息的实时共享;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问题不过夜”的工作原则,通过及时召开联席会议,一人一议、一事一议,点对点、面对面,逐一解决观护对象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老问题以及在考察帮教过程暴露出的新问题,实现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精准化、实质化帮教考察,形成了一套“教育感化+爱心呵护+行为矫治+技能培训”的有效经验做法。

目前,漳县检察院已将一名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送至观护教育基地,成为了该基地首批观护对象。该未成年人在检察机关、观护企业、司法社工守护的过程中,渐渐体会到法律的严肃与温度,明白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懂得了对他人的感恩与体谅,也学会了对规则的尊重与敬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帮教是一项长期性工程。下一步,漳县检察院将加深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协作,汇聚社会各界共治合力,充分发挥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的作用,将有帮教回归可能、具有学习培训意愿和具备帮教条件的涉罪未成年人送往帮教基地,进行心理辅导、行为矫正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全力帮助涉罪未成年人早日回归社会。

关闭

智能悬浮区